依據盤管在蓄冰期換熱系數較低的情況,提出采取翅片管做蓄冰換熱器的計劃,并以片距12.7mm的翅片管散熱器進行了實驗,得到了翅片管散熱器蓄冷周期的制冷量變更法則、結冰界面的推動進程以及冰層厚度的散布情況,對后續翅片管蓄冰槽的研究有參考意思
冰蓄冷空調體系中,蓄冰槽的換熱機能至關重要,已成為蓄冷技巧研究的重點之一。冷媒盤管直接蒸發式蓄冷槽中制冷劑與水直接換熱,不二次傳熱喪失,因此得到較為普遍的利用,然而,因為冰層熱阻較大,導致換熱機能并不好。杜艷利等[1]對直接蒸發內融冰式盤管進行了實驗,得出在蓄冷運行工況下,傳熱系數為30~40W/(m2·K)。王麗娜等[2]對冰盤管的凝固進程進行了數值模仿,倡導以Bi<15來抉擇管內對流換熱系數h跟管徑d。周輝煌等對盤管不同密度安排下的蓄冷特點進行了研究,得到在3倍現有盤管安排密度下,低溫取冷時光延長了69%,取冷速率進步了97%。杜恩杰等認為,開放式蓄冰槽在停機時,易呈現空調末端冷水倒流,導致電磁閥、電動閥調節生效,因此,提出采取殼管式換熱器做蓄冰槽的技巧計劃,并進行了相應的機能實驗。周俊凱等[5]針對內融冰出水溫度高,外融冰蓄冰率低的問題,提出了內外融冰結合的取冷方法,并進行了相應機能實驗。局部研究也以其余情勢的蓄冰槽。李明海等則針對航天器中的熱泵體系,提出采取套管式換熱器做為蓄冷制冰的換熱裝置,并進行了數值模仿。張華等則對以聚乙烯為殼體資料的冰球進行了數值模仿,倡導Bi>1000。
盤管直接蒸發式蓄冷槽在蓄冷階段,隨著結冰層一直增厚,其熱阻也隨之一直增大,因此,加大管外換熱面積,減少冰層厚度是進步換熱機能的要害,單純進步盤管密度會盤踞較多的蓄冰空間,以致IPF過小,而管外加裝翅片既可增大換熱面積,又基本不減少蓄冰槽的有效蓄冰空間。因此以翅片管做蓄冷用換熱器應是可選的技巧計劃之一。筆者已對管徑為9.52mm,管間距為25.4mm,平滑鋁制翅片,片厚為0.2mm的翅片管散熱器進行了實驗研究,并與規格、長度、安排雷同的無翅片盤管進行實驗對比,得到翅片管散熱器蓄冷體系蓄冷周期均勻制冷量(忽視漏熱喪失,即蓄冷量)進步15.3%(水泵結束),蓄冰量高出25.9%的后果。在蓄冷開端時,以折算成管外壁面積的傳熱系數的比值K翅片管/K盤管在1.0鄰近,即強化后果不明顯,蓄冷中后期(135min)后,傳熱系數比開端逐步增大,到蓄冷后期,達到2.52。